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
回顾我们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历程,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年代,最重要的就是两条:一条是正确理论的形成,一条是正确道路的开辟。理论带有根本性,理论错了,路线、方针、政策一切皆错。道路带有关键性,道路走对了,革命和建设事业就发展、胜利;道路走错了,革命和建设事业就将遭受挫折和失败。道路的重要性正如毛泽东指出的:“我们不仅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理论和道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统一于改造世界的实践。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不失时机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其主要贡献,一是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二是重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提出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毛泽东在探索初期发表了一些光辉著作,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等重大理论。三是提出“以苏为戒”,独立地探索一条有别于苏联模式、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初步形成。这条道路的主要内容是: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和以工业为主导,坚持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共同发展,坚持国防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坚持在文化领域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等。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这条道路有别于苏联模式,但由于始终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框架内进行的,没有突破苏联模式,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受到挫折。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为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从而也为后来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对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新的探索。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在这一思想指引下,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主线,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核心内容,第一次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理论的指引下,邓小平奋力开拓了一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的主要标志:一是实现了从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千秋大业。二是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在中国进行一场新的革命。这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三是把这条道路的基本点,以基本路线的形式确立下来,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局性的根本指导方针,以保证始终不渝地坚持走这条道路。邓小平强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地推向21世纪,并在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历史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新贡献,一是依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重要论断,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既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的活力,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二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做出趋利避害,既参与经济全球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又坚持独立自主,努力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的战略决策。这两个重大战略举措,大大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集体领导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新贡献: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观念、跃升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二是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为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条件。三是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条件下,不失时机地带领中国人民走和平发展道路。这几项重大战略举措,进一步拓宽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依据这个表述,我们可以从五个层面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是政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奋力开拓的。党的领导是坚持走这条道路的根本政治保证。离开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就会走上别的道路。
二是制度依托。一个国家所走的道路,首先是社会制度问题,也就是坚持哪一种社会制度。社会制度包括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即体制)。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方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治方面,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在文化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先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以它为依托,促进中国的发展,同时又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三是发展内涵。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发展。中国经济文化落后,发展尤为迫切。发展是硬道理,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线。问题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我们党通过长期探索,对发展内涵的认识不断拓宽和深化,从两个文明建设到三个文明建设,特别是在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在这个总体布局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它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的认识更加深化了。
四是路径选择。发展有一个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和路径问题。路径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展开一点有两类:一类属于动力系统,一类属于条件系统。在发展动力方面,一要坚持科学发展,二要坚持改革发展,三要坚持开放发展。在发展条件方面,一要坚持稳定发展,二要坚持和谐发展,三要坚持和平发展。
五是目标指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是一个全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
由邓小平提出和概括、党的十三大确立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核心内容准确的表述。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共产党为领导,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依托,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和主线,以改革开放路径为平台,以又好又快发展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完整、配套、协调的科学体系。